沙僧在《西游記》中另外還飾演了9個角色,一共10個角色。沙僧這一人物形象最早出現(xiàn)在熒幕中是在1927年,蝴蝶主演的默片《鐵扇公主》中(注意啊,不是萬氏兄弟的那版動畫片),由張志英飾演,本片早已失傳,具體形象已不可考。之后又出現(xiàn)在數(shù)個以西游記故事為主題的影視劇中,不過影響力都有限,直至86版《西游記》中,閆懷禮的造型與演繹,才將沙僧這一形象在觀眾心中固化:面容粗獷絡(luò)腮胡、頭頂觀音給剃的地中海發(fā)型、脖戴九個骷髏所幻化的佛珠、勤勞憨厚臺詞少……

閆懷禮的沙僧原本一頭紅發(fā),占據(jù)流沙河殺人無數(shù),在輔佐唐僧取經(jīng)后,性格突變,心懷慈悲、踏實穩(wěn)重還任勞任怨,“寧死也要往西天去,絕不干欺心之事”,牽馬挑擔從不發(fā)牢騷,老實本分屢當和事佬。總結(jié)起來就一個詞“平凡”,幾乎沒有任何棱角。沙僧平凡得幾乎讓觀眾忽略了這個角色,連臺詞都不多,其中有幾句還被惡搞成了經(jīng)典。
沙僧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吹牛,有虛榮心。天庭玉帝為了顯示皇家威嚴,連侍奉之人都會被封將軍之名,沙僧“卷簾大將”的身份就是這么來的,這也是他一直自我吹噓炫耀的地方:“南天門里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往來護駕我當先,出入隨朝余在上。”其實就是不入流的小角色而已,參加蟠桃大會卻沒吃蟠桃的份,人參果也是僅僅見過而已,吃喝無緣,只能在一旁為玉帝扶侍鸞輿執(zhí)琉璃盞。
86版的《西游記》已成為人們心中最經(jīng)典的一版,每逢寒暑假必播,目前已重播超過3000多次了,是重播次數(shù)最多的電視劇作品,沒有之一。閆懷禮的沙僧形象也是深入人心。在拍攝該版《西游記》時,由于經(jīng)費有限,為了節(jié)省開支,一個演員要分飾好幾個角色,閆懷禮當然也不能避免,在短短的25集中,包括沙僧在內(nèi),一共飾演了10個角色,是這部戲里的配角擔當。
1、路人老者,第一集“猴王初問世”中,孫悟空跑進鞋店,圍觀中的一個路人老者。2、千里眼,也是第一集,孫悟空出世后,玉帝問眾臣下界是何聲響,眾臣懵然無知,最后派千里眼和順風耳去查看,其中千里眼就是閆懷禮飾演的。3、西海龍王,在劇中出場最多的是東海龍王,西海龍王僅有幾個鏡頭,所以就由閆懷禮來演了,另外,西海龍王就是小白龍的老爹。
4、牛魔王,紅孩兒他老爹、玉面狐貍老公牛魔王也是他。5、太上老君,被孫悟空偷了仙丹,又把孫悟空投入八卦爐煉成了火眼金睛的太上老君也是他。6、觀音院的和尚,禍起觀音院中,一個無名無姓的和尚。7、御馬監(jiān)的監(jiān)丞,官封弼馬溫中,御馬監(jiān)的一個小監(jiān)丞。8、沙僧的前世,天庭卷簾大將,常伴玉帝左右。9、沙僧的今生,保唐僧取經(jīng)之前,在流沙河興風作浪的河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