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是速度計量單位。現在世界上,主流的戰斗機還是三代,只有少部分國家將腳步已經邁入了四代機的行列。我們在看到電視或者資料中介紹一款戰斗機時,常常會看到什么某某戰斗機在空中最高速度可以達到幾馬赫。那么,馬赫到底有多快?

戰斗機飛行速度單位——馬赫,這個詞是以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名字命名的,其在物理學上的定義為物體速度與音速的比值,即音速的倍數。現代戰斗機將這一速度計量單位應用到戰斗機的飛行速度上。畢竟動不動就破音障的飛機,也只能由音速才能代表它們的厲害了。
我們都知道,音速的定義是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在1個標準大氣壓和15℃的條件下約為340m/秒。不過現在我們大多數時候都忽略了這個條件,直接談音速是340m/秒。而馬赫正式采用了這個常規標準,規定1馬赫等于340m/秒。所以,我們可以想想,現代戰斗機的飛行速度有多快。
俄羅斯的米格25飛行速度為2.75馬赫,即935m/s;美國的SR71偵察機,最高飛行速度為3馬赫,超過了1000m/秒。這等速度,已經是很難想象出來了。當然,這里我們還要普及一個小知識,戰斗機飛行速度在0.3馬赫以下被認為是低速;速度在0.8馬赫以下的為亞音速;速度在1.2-1.5馬赫的為超音速,5.0馬赫以上就是高超音速了。
雖然已經有不少超高音速飛行器,但還沒有戰斗機飛行速度能達到高超音速。馬赫數(MachNumber)以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為名,定義為物體速度與音速之比值,即音速之倍數。其中又有細分多種馬赫數,如飛行器在空中飛行使用的飛行馬赫數、氣流速度之氣流馬赫數、復雜流場中某點流速之局部馬赫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