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不屬于重慶。長江三峽位于中國的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長二百零四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于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利資源極為豐富。
長江三峽,它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杰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南津關孫夫人廟等。他們同旖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長江三峽是世界大峽谷之一,以壯麗河山的天然勝景聞名中外。
三峽全長193公里(千米),兩岸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唐代大詩人李白乘舟經過這里留下了優美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令人難以忘卻。
長江三峽不但有已經建成的葛洲壩,還有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工程——三峽工程。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歷史記載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三峽水電站的功能有十多種,航運、發電、種植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