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女媧補天發生在河南省濟源市邵原鎮,至今仍可見許多五彩石。女媧補天的相關傳說,在上古奇書《淮南子·覽冥訓》、《列子·湯問》上均有記載。早期的女媧補天,與共工觸山并無交集,不但沒有共工、祝融、不周山等關鍵字,對于世間天塌地陷、發生災難的原因,也沒有明言記載,語焉不詳。其中根本沒提到因為共工、不周山而引發女媧煉石補天的事。

可見在先秦遠古時期女媧煉石補蒼天和共工怒觸不周山是完全獨立的兩個故事,是由東漢學者王充把共工觸山與女媧補天焊接到一塊。王充在《論衡·談天篇》利用共工怒觸不周山為背景原因,完善情節解釋了女媧煉石補蒼天中緣何天塌地陷、發生滅世災難的理由,至此,女媧補天與共工觸山,融合成了一則救世神話。
女媧補天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摶土造人,并化生萬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吵起架來,水神興風作浪,火神噴火吐煙,兩個人打得天昏地暗,難分難解,可謂是水火不相容。到最后,代表光明的火神戰勝了水神。水神共工惱羞成怒,一頭向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就聽嘩的一聲巨響,一場可怕的災禍降臨了。
原來,這不周山乃是一根擎天神柱,經水神一撞而折斷了,半邊天頓時坍塌下來,露出黑乎乎的大窟窿。茂密的山林也燃起熊熊大火,斷裂的地面噴涌出滔滔洪水,泛濫的洪水淹沒了山川田野,大地頓時變成一片汪洋。人們生活在這地獄般的世界,沒有了歌聲,沒有了歡樂。
邵原鎮流傳著許多有關女媧的傳說;邵原鎮有形似巨龜的鰲背山是傳說中“女媧斬鰲足立四際的原型物”;銀河里的“五色石”是女媧煉石補天的遺跡;娃娃崖是女媧摶泥造人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