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的來歷:
1.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稱“中元節”,也稱“鬼節”。“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于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道教宮觀也會在中元時舉行法會,普渡孤魂野鬼。
2.中元節是道教與中國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二者能夠相應,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
3.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后,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福納吉、祭祖拜神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為民俗節日。
4.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綵慶元宵。“中元”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里沉淪中元節的來歷和禁忌中元節的來歷和禁忌。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里。
5.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那天店舖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中元節的禁忌:
1、運勢低的人,最好不要吃供品。
2、中元節這天最好是少出門為好,特別是以不走夜路為好,如果非要走夜路的話,建議多幾個人一起走為好。特別是八字比較輕的人要注意,要人多一起出去為好。
3、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盡量避免出門中元節的來歷和禁忌百科。若遇到鬼壓身、鬼打墻等靈異事件,不要慌張,集中一切注意力,睜開眼睛。
4、言行舉止要特別注意,切記不可以說莫名其妙的話,否則不利。
5、路邊的錢不要亂撿,民間傳說中這類錢是千萬不可拿的,否則會受到懲罰的。
6、如果外出的,請記得千萬不可去河邊,水邊這類的地方,是忌諱在江湖河海邊的,
7、最好不要熬夜,因為那時人的元氣會比較弱的,不利之象,最好早點休息為好。
8、在外站立時,請不要靠著墻壁而站為好,因為容易感受到負面能量。
9、不要隨意拍人家肩膀,也不要讓別人隨便拍自己肩膀,民間習俗,人的肩膀上是有兩把火的。
10、這月家中不要掛風鈴為好,否則易招來負面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