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熔爐》原型是2000年到2014年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學校性侵聾啞兒童的事件,一共有七名受害者,但最后受害者們并沒有討回公道,加害者依舊逍遙法外,反而是兩位替受害者討回公道的教師和律師先遇害了。
1.七名受害者死了四位,還剩下三位,可這三位受害者打了七年訴訟官司都沒告贏,等到終于找到決定性證據的時候,罪犯還是因為潛規則逃過了法律的制裁。
2.小男孩接受不了最后的審判結果,和其中一位罪犯臥軌自盡,另外兩個孩子因此被強制從律師身邊帶走,癌癥晚期的律師堅持為死去的孩子討回公道,卻被警方用高壓水槍驅趕,拳打腳踢,直接死在了水泥地上。
3.現實生活中發生過的事情在電影中一一體現,不過電影中的教師并沒死,而是堅持為人權奮斗,而現實生活中的教師,因對方權勢過大被暗殺,死于非命,律師和醫生也被工作單位辭退,求助無門。
4.受害者曾在2012年提出訴訟,結果案件早就過了追訴期,法官駁回了受害者索賠和主持公道的請求。受害者求助無門的事情引起了孔枝泳的重視,將這件事改編成小說《熔爐》。
5.小說火爆銷售,掀起了“熔爐潮”,孔劉也將這部小說翻拍成電影,進一步揭露了當時的黑暗,韓國民眾持續向相關主體施壓,促成了“熔爐法”等一系列法案的出臺。
6.不過通過電影,還是能感覺到當時那群受害者經歷的恐怖遭遇,據了解最早的性侵害發生在1985年,可直到2000年之后,這家聾啞人學校的惡行才被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