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髀算經》,中國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約成書于公1世紀,而公元前一世紀是西漢。
1、《周髀算經》主要闡明當時的蓋天說和四分歷法。唐初規定它為國子監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經》。《周髀算經》在數學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紹了勾股定理及其在測量上的應用以及怎樣引用到天文計算。
2、《周髀算經》記載了勾股定理的公式與證明,相傳是在西周由商高發現,故又有稱之為商高定理;三國時代的趙爽對《周髀算經》內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詳細注釋,又給出了另外一個證明引。
3、西漢時期的《算經算經十書之一。原名《周髀》。在數學上的主要成就是了勾股定理及測量上的應用。原書沒有對勾股定理進行證明,其證明是三國時東吳人趙爽在《周髀注》一書的《勾股圓方圖注》中給出的。
4、《周髀算經》乃是算經書之一。約成書于公元前1世紀,即時期。原名《周髀它是我國最古老的天文學著作,主要闡明當時的蓋天說和四分歷法。唐初規定它為國子監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經》。里面有引用勾三股四的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