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中國的國寶,大家一定會異口同聲地說是“大熊貓”,它呆板、可愛的形象,實在是人見人愛,因此很受大家的喜愛,但你知道為什么大熊貓被視為中國的國寶嗎? 除其數量較少外,還有其他幾個原因,下面就具體了解一下。
熊貓成為“國寶”的原因:

數量稀少、繁殖難度大
眾所周知,物以類聚,熊貓也是如此,現在世界上野生熊貓的數量約為1600只,人工飼養的數量也僅為548只,可以說是非常稀少,已被國家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而且其人工繁殖難度較大,成活率較低,再加上生存環境日益惡化,野生熊貓的數量也呈下降趨勢,成為“國寶”,也是理所當然的。
中國獨有,其他國家沒有
為什么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呢? 另一個原因是,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大熊貓,僅分布于海拔2000~3500米的崇山峻嶺,如四川、陜西、甘肅等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大熊貓都來自中國。
動物界的“活化石”
它們的祖先在2-3百萬年前就出現了,而且有許多分支,但是最終它們由于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而滅絕了,只剩下一只幸存下來,而且距今50-70萬年間是它們的鼎盛時期,因此它們被稱為“活化石”,它對研究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地球環境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大熊貓已經被“政治化”
由于熊貓形象憨厚可愛,極受歡迎,再加上中國特有,因此常被當作中國與其他國家間友好關系的紐帶,被贈送給其他國家,既顯示了中國友好友好待人的親善形象,又提升了中國在其他國家人民心中的地位,成為一種獨特的政治交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