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薩的道場,是佛教的圣地,當地不斷出現的肉身菩薩,妙智菩薩等,已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這座佛寺的神秘之處。 那九華山肉身菩薩的來歷呢? 為什麼尸體不會腐爛,所謂的「坐缸」又是什麼殯葬習俗?
佛教圣地九華山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清凈莊嚴,圣潔無比。 開元年間,金地藏開辟了九華佛教道場,九華山成了地藏菩薩的道場。 從此,就在這僅有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一直不斷地出現著肉身菩薩,逐漸成為九華山佛教的一大特色,目前有記載的九華山肉身菩薩有14瓶,其中5瓶在文革期間被焚毀,而現在又有8瓶,為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揭秘九華山肉身菩薩由來
九華山有這樣一支服務隊伍,他們專門為靜謐寂靜的僧侶們舉行“坐缸”葬禮,包括坐缸、封缸、開缸。 這個服務隊的隊長是朱國勝。 根據他的介紹,這是祖傳的一種殯葬習俗,專門用來祭祀僧人,目前已有多位僧人供奉,有時還到較遠的寺院供奉靜坐僧人。 經過他們的手,三年開缸不腐的肉也近有10瓶左右。
據朱國勝介紹,到目前為止,九華山還保留著這種奇怪的“坐缸”殯葬習俗。 僧人靜坐于缸內的過程其實非常簡單,只需在缸底鋪上一層石灰,蓋上一層木炭,然后將靜坐于缸內的僧人盤坐裝入缸內,再填滿壓碎的木炭、檀香等物,最后蓋上封口,便可造出九華山菩薩。
三年后開缸,肉身不腐度金身
若要做“肉身菩薩”,則需長期密封保存,三年后再開缸,若缸中僧人面容如生,身體未腐爛,則將其制成金身,成為“肉身佛”。 并非所有的僧侶都會回歸“肉身菩薩”,大部分會實行婆婆媽媽,即僧人靜默后火葬,不過,即使是火葬,也會先進行“坐缸”這個步驟,只不過在缸底會有一個小孔,七天后,人們會打開缸底的小孔,然后把缸里的柴草炭點燃,把遺體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