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難為水,除卻巫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半緣君.全詩的意思是:經歷過大海的廣闊無邊,不會再被別的水所吸引,經歷過巫山的云雨纏綿,別處的景致就不稱之為云雨了.花叢信步,我全無心思看那百花爭艷,一半是因為篤佛修道,一半是因為忘不了你.佛經中: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于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出家人弘一法師很勵志,他曾對生命劃出了三種境界:一是生活,二是藝術,三是靈魂。在弘一法師看來,生命最終是完善自我的過程,這是真正獲得人生意義的終極目標。他正是為了完善自己的生命,才從世人眼中的優越生活中走了出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遁入空門,出家為僧。
印度哲人奧修說:“生命不只是應該變老,它必須成長。”衰老,任何動物都會衰老。但成長,卻是人類的特權,成長意味著每進一步都更深入到生命的規則與奧秘之中。
今天,青少年的成長早已被物質異化了,單純的眼瞳里閃過的只是純粹的簡單,簡單的背后卻映照著成人社會的影子。我要成為富人,我要成為某某長……是他們的人生追求。社會引導的是一個個如同螺絲釘般的職業人,在世俗的程序中運行。當他們努力成為了社會系統一分子的同時,卻剛好失去變成真正的自己。功利已經把志向扭曲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