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評判一線城市的常見標準包括:房價、城市發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國際知名度等等。一線城市在生產、服務、金融、創新、流通、綜合商業指數等全國社會活動中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四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變,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天津、南京、西安、鄭州、長沙、沈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338個地級以上城市中,除上北深廣4個一線城市外,該榜單評出了15個“新一線”城市、30個二線城市、70個三線城市、90個四線城市和129個五線城市。
所謂的城市是根據它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評價有市比較落后,發展的比較晚且常住人口比較少,這樣的城市工廠也比較少,沒有什么活力,所以這樣的城市排名就比較靠后。很多人都希望去大城市發展這些大城市,往往就是人們眼中的一線城市。
大多數的一線城市都是省會級別的城市,這樣的城市發展比較穩定,而且擁有眾多的工作機會。不少城市在古代的時候就相當的發達,到了近現代他們的發展速度更是領先。城市的排名一般是根據經濟發展程度來劃分的,比如說中國東部的城市就比西部的城市要發達一些,所以同樣是一線城市,東部的城市比一線的城市要繁榮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