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原名叫陳煒.江流兒是乳名.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俗姓陳,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創始人。高僧,佛教學者、旅行家,與鳩摩羅什、真諦并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唯識宗的創始者之一。小說《西游記》中講的唐僧是一個吃齋念佛的僧人,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經過千辛萬苦取得真經的故事。影視作品中唐僧的形象,亦是從小說中改變而來的。

西游記中描述,唐僧出生時,父親被奸人所害,母親也被其霸占。為保唐僧活命母親不得以,將他帶到江邊拋棄,恰好河中有一木板,唐僧的母親就把他放在木板上,讓他順流而下,木板漂至金山寺,被寺中的僧人救起,寺中的長老因其是順江流至此地,因此給他取個乳名就叫“江流”
十三歲時(622)洛陽度僧,破格入選。其后聽景法師講《涅盤》,從嚴法師學《攝論》,升座復述,分析詳盡,博得大眾的欽佩。隋煬帝大業末年,兵亂饑荒,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長安后,得知當時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成都。在那里聽寶暹講《攝論》、道基講《雜心》、惠振講《八犍度論》。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離開成都,沿江東下參學。先到了荊州天皇寺。講《攝論》、《雜心》,淮海一帶的名僧聞風來聚。六十高齡的大德智琰也對他執禮甚恭。講畢以后,繼往趙州從道深學《成實》,又到揚州聽惠休講《雜心》、《攝論》。貞觀元年(627),玄奘再到長安,從道岳、法常、僧辯、玄會諸師鉆研《俱舍》、《攝論》、《涅盤》,他很快就窮盡各家學說,受到稱贊,聲譽滿京師。仆射蕭瑀,奏請令他住莊嚴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