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希極限是一個小天體與另一個大的距離近到一定程度時,潮汐力作會使天體本身解體分散。首先從字面意思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關于某方面的一個極限值,那么洛希是什么啦?它是一個人名,全名為愛德華·洛希,這個極限是由他計算出的。

這里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下這個洛希極限,所謂洛希極限是指一個天體對另一個天體的潮汐力作用(一般是對小的),小天體不被大天體撕碎的一種極限值(往往是它們之間的距離極限)。換言之,洛希極限是一個天體自身的重力與第二個天體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時兩者之間的距離。如果兩者之間的距離小于這個洛希極限值,那么較小的這個天體就會被傾向于碎散或被“撕裂”,繼而成為母天體的環。
就類似下圖的動畫,只要兩者之間的距離足夠遠,之間的潮汐力作用就沒有那么強,那么天體就會近似于球形,當天體逐漸靠近另一個(更大)天體時,球形逐漸會被拉伸變成橢圓形,當兩者距離達到洛希極限值邊界時,“拉扯”便開始。最后該天體被徹底分解撕碎在洛希極限內,目前已知的天體光環均在洛希極限以內。
一個天體自身的引力與第二個天體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時的距離就叫做洛希極限。洛希極限是一個科學名詞,指的是當行星與衛星的距離接近到一定程度時,潮汐作用就會使天體本身解體分散。這種現象是由法國天文學家洛希最早算出來的,所以成為洛希極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