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位于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中段南麓,長江中游北岸。北與河南省商城縣、新縣以山脊為界,東北同安徽省金寨縣依界嶺分水,省內東鄰羅田縣,南接團風縣、武漢市新洲區,西與紅安縣毗連。地理方位:東經114°40′—115°28′,北緯30°52′—31°36'.

麻城歷史悠久。七千多年前即已開發,春秋為楚地,名柏舉,因吳、楚在此大戰(柏舉之戰)而名垂青史。秦屬南郡,漢為西陵。后趙大將石勒部下麻秋筑城以守,始有麻城之名。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設縣并正式命名麻城,屬黃州府,唐宋以后歷代相襲至今。1986年撤縣設市,由黃岡市代管,但財政和行政審批自主。

麻城自然資源豐富。有耕地100余萬畝,林地近300萬畝。水域45萬畝。地表水、地下水儲量20多億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玄武巖、大理石、螢、硅、玉等礦儲量很大,還有金、銀、銅、鈦鐵、鏡鐵、磁鐵、赤鐵、褐鐵等礦。野生動物有一百多種,珍稀動物有北豹、梅、野豬、水獺、草狐、娃娃魚、斷板龜、銀環蛇等。植物千余種,大宗特產有桑蠶、板栗、菊花、柿子、銀杏等。還有大量珍貴中藥材如蔓荊子、天麻、杜仲等等。

麻城旅游資源亦十分豐富。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革命遺址、古戰場和古文化遺址隨處可見。有三國魏尚書仆射毛玠、晉代名醫王叔和、唐代名賢閻伯嶼的墓葬,有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與隱士陳季常經常相聚的遺址杏花村,有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著書講學的遺址釣魚臺“芝佛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