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木”生長在捎近村村南山坡上,獨自占據著一片空地。村民沿地面砌壘10余米高的石墻,保護樹木根基;一圈鐵籠護衛著樹干。“降龍木”高約十七八米,樹干蒼虬有力,盤旋向上。每年5月前后,花期持續半月左右。花開滿樹,十里飄撒,沁人心脾,為村民送去福祉和馨香。1986年,山東農業大學專家對這株樹進行了細致的考察論證,得出的結論令人驚奇:它是我國僅存的一棵活株降龍木。

降龍樹木質堅硬,自古被作為稀有藥材。傳說穆桂英當年在此用降龍木驅散毒氣大破天門陣。歷史上曾經用降龍木制作成筷子進貢給皇帝和重臣,用來測試用餐和飲水中是否摻有毒素。降龍木因地球磁力線的改變已不可再生,是瀕臨絕跡的稀有物種。
降龍木位于濟南彩石鎮西南部一個山巒俊秀、滿目蔥郁、翠峰壁立、群山環抱著的一個小山村。據村內清同治年間碑文記載:石泉山谷口外,以谷系登岱稍近之路,小山村故名捎近。捎近村有古炮臺、龍王廟,有舊軍孟家儒商孟洛川的姥爺高即霞400多年前修建的高家莊園。然而更為稱奇的是,這里生長著一棵鎮村之寶“降龍木”。
2014年濟南市完成第三次古樹名木普查,降龍木樹齡逾千年,樹上貼著“濟南市古樹名木”標簽。山谷中捎近村的千年降龍木,恬然而坐,仿佛看盡春花秋月的安詳老人默默守護古村寧靜,為后人講述似詩如歌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