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片和功夫片的區別:功夫片亦以表現中華武術技藝為主體的影片,功夫片以奇妙的武術技藝,給人們以藝術享受。動作片又稱為驚險動作片,是以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的影片,常常涉及追逐(徒步和交通工具)、營救、戰斗、毀滅性災難(洪水、爆炸、大火和自然災害等)、搏斗、逃亡、持續的運動、驚人的節奏速度和歷險的角色。

20世紀20年代初期無聲電影階段,中國銀幕上就開始出現根據神怪武俠小說改編的武術打斗影片,但多為離奇荒誕、宣揚神功奇術之作。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工作者拍攝了具有濃厚中國民族特色、講究實戰技擊功夫的《黃飛鴻》后,功夫片的概念開始在人們心目中形成。
70年代香港影星李小龍主演的、以中華武術為主體、以真實武功為表現手段的《精武門》,對功夫片作出了貢獻。80年代,由優秀武術運動員參加、以武林勝地實景拍攝的《少林寺》,把功夫片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國際影壇受到歡迎。
動作片可分為:功夫電影、警匪電影、黑幫電影、戰爭電影、間諜電影、武俠電影、超人系列。動作片具備巨大的沖擊力、持續的高效動能、一系列外在驚險動作和事件,常常涉及追逐(徒步和交通工具)、營救、戰斗、毀滅性災難(洪水、爆炸、大火和自然災害等)、搏斗、逃亡、持續的運動、驚人的節奏速度和歷險的英雄,所有核心動作段落的設置都是為觀眾提供一種純粹逃避主義的享受。這種核心原型又完全可以追溯到遠古的原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