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人口大約300萬,一半人口集中于首都烏蘭巴托。蒙古國位于俄羅斯和中國之間,是世界上第二大內陸國。蒙古國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僅為1.7人/平方公里,在人口密度最低國家中排名第四。

蒙古國土地面積為156.5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達到260萬。蒙古近一半人口居住在首都烏蘭巴托。蒙古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年齡未滿30歲,36%的人口年齡未滿14歲。94.9%的蒙古人屬喀爾喀蒙古族。
歷史上,蒙古國的領土曾長期屬于中國。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7世紀末,被納入清朝統治范圍。1921年,取得事實獨立。1924年,成立受前蘇聯控制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92年2月改國名為“蒙古國”。
蒙古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14公頃每人,實在是太少了。同樣條件下,美國人均耕地0.7公頃,澳大利亞人均耕地2.68公頃,中國僅有人均0.10公頃。世界平均水平則是0.20公頃。蒙古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美國和澳大利亞還是差很遠,實在談不上是地廣人稀的國家。
要養活一定量的人口,必須看糧食產量。外蒙古產量常年不穩定,好的時候能達到40萬噸以上,差的時候則是20萬噸以下。以最好的40萬噸計算,人均糧食只有126公斤,是世界上糧食最匱乏的國家,高度依賴糧食進口。比如我們中國,人均糧食產量500公斤,加上進口部分達到了600公斤左右。而美國則更多。
一地的人口承載數量,與經濟水平息息相關。經濟水平高,就能吸引大量資源進來,即便是無法糧食自給,也不會出現饑荒。比如阿聯酋等海灣國家,糧食自給率只有10%左右,九成糧食需要進口。新加坡更是連淡水都要進口。但,這些國家從未因為吃飯問題發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