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村,青年詩人。1984年創作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第一次使用“海子”作為筆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村,當代青年。

海子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后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年僅25歲。
査海生別名:海子。國籍:中國出生地:安徽省懷寧縣。逝世日期:1989年3月24日職業:詩人,教師。畢業院校:北京大學法律系。代表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五月的麥地》,《四姐妹》。
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學畢業后分配至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4年創作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第一次使用"海子"作為筆名。從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里,海子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和《海子詩全編》等等。
在詩人生命里,從1984年的《亞洲銅》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詩《春天,十個海子》,海子創造了近200萬字的詩歌、詩劇、小說、論文和札記。比較著名的有《亞洲銅》、《麥地》、《以夢為馬》、《黑夜的獻詩--獻給黑夜的女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