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正瀕臨滅絕的動物:南方長鼻蝠,南方長鼻蝠是幾種龍舌蘭的主要傳粉者之一,因此人們才得以獲得梅斯卡爾酒等龍舌蘭酒。它還履行著對其生活的生態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的生物功能。盡管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動物很重要,但它一直被列為瀕危物種,直到2013年才從瀕危物種名單上消失。

普氏野馬,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今天所有現存的普氏野馬都是20世紀初在動物園捕獲并飼養的少數馬的后代。這個物種在1969年被宣布從野生棲息地滅絕。但幸運的是,到1992年,16匹馬被重新引入蒙古的自然環境,該地區后來被指定為蒙古哈斯臺國家公園,在那里它們繼續自由奔跑著。截至2011年,普氏野馬的數量已經達到1400匹,其中250匹生活在野外。從那時起,馬的數量開始繼續增長。
座頭鯨,座頭鯨是一種海洋動物,在世界各地游蕩,遷徙時間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哺乳動物都要長。1988年,這種奇妙的動物面臨著過度捕撈的后果,這使其被列為瀕危物種。如今,由于國際組織努力保護該物種,大多數種群已經恢復。從1982年開始的國際捕鯨委員會仍然有效的商業捕鯨禁令,似乎依然對座頭鯨的回歸起了決定性作用。
白頭鷹,在20世紀70年代,白頭鷹賴以為生的魚類中殘留的農藥殘留以及不加選擇的捕獵,使這種鳥類的數量大量減少,甚至被歸類為瀕危物種。要知道,在美國,這種動物是國家的象征。在執行了一項恢復計劃之后,增加該物種和擴大被占領領土數目的目標得以實現。1996年,它被認為是最不受關注的物種,2007年,它最終被從瀕危物種名單中刪除,但依然保留了對該物種及其巢穴的法律保護。
大熊貓,熊貓是一種超級可愛但又孤獨的動物,毫無疑問,它異常的珍貴,而且深受世界各地人的歡迎。它在20世紀80年代被列為稀有物種,在經歷了多年保護之后,如今野生棲息地的個體數量有所增加。2016年,在熊貓數量增長了近17%之后,熊貓從“瀕危”變成了“易危”。對這些大型哺乳動物的保護對于包括金絲猴、羚牛和朱鷺在內的各種森林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為了確保對大熊貓的保護,必須對其進行保護。這些區域無論是大小還是質量,都包括許多獨特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