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中國流傳著無數無價之寶。你知道什么?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中國九大文物重鎮的國寶。
中國九大古鎮的國寶級文物
1、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泗陽方尊,于1938年在湖南寧鄉黃彩鎮岳山鋪朱安侖山腰出土。它是中國商代晚期現存最大的青銅禮器。用于祭祀,重近34.5公斤。
慕斯武定,又名慕斯武方鼎,是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它出土于1939年。當時為了不讓日本侵略者掠奪,河南安陽武官村的人想盡辦法保護和隱藏它。
2、 《清明上河圖》
北宋畫家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被譽為“中國第一神作”。它是一幅長25.2厘米寬8.7厘米的長卷,記錄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界人士的生活狀況。共有800多個字符,總長度超過5米。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一是國寶,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3、 越王勾踐劍
我們的故事是關于王月勾踐的。1965年湖北江陵王山一號墓出土的王月勾踐劍,歷經數千年的風風雨雨,依然鋒利無比,制作工藝精湛。無愧于“天下第一劍”的美譽。劍體呈箍形,藍色玻璃和綠松石鑲嵌有圖案。劍體上刻有“王月勾踐自劍”的八個鳥印銘文。現在湖北省博物館。
4、 陜西的鑲金獸瑪瑙杯
產于唐代,做工精細。這是唐代迄今為止唯一一件漂亮的玉雕。是用極其罕見的同色瑪瑙雕刻而成,杯口獸口鑲嵌黃金,別具一格。使整體造型更加美觀,長15.6厘米,高6.5厘米,直徑5.9厘米,1970年出土于陜西省Xi安縣安河家村唐代窯。被評為國家級文物,收藏于陜西省博物館。
5、 中山靖王的金縷玉衣
你見過金絲玉做的衣服嗎?1968年,河北滿城一號墓出土的金玉衣由1000多克金線和2498塊不同大小的玉石制成。可以說花了幾百個工匠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可見當時的工匠多么高超。
6、 甘肅博物館的馬踏飛燕
你見過這么精彩的作品嗎?感覺很不一樣嗎?這種飛燕又叫超龍雀、銅馳馬、襲馬鴉、鷹襲馬、騎馬隼、凌云馳馬等。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厘米。是東漢時期的青銅器。是當時守護張掖的軍士長張和他的妻子合葬的。它是中國古代高超鑄造工業的象征,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的奇葩。
7、 曾候乙編鐘
湖北省博物館收藏的曾侯乙編鐘由65個青銅編鐘組成,是中國歷史上最豐富的樂器。它們被稱為“稀世珍寶”。它們是1978年在湖北省睢縣出土的,是戰國早期的文物。它們也是中國第一批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
8、 春秋蓮鶴方壺
春秋中期,河南新鄭李家樓鞏崢墓于1923年出土了盛酒或盛水的青銅方壺。也是國內第一批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河南博物館收藏。壺的主體是西周晚期的方形壺形,裝飾極為迷人。
9、 太陽神鳥金飾
這幅用太陽、神和鳥的黃金裝飾的蜀繡曾經載著神舟六號宇宙飛船在太空旅行并返回地球。可以說是極其珍貴的寶藏。是商周時期的金器,鏤空花紋,分內外兩層。十二個旋轉齒狀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