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吊梁刺股”中的主角是指孫敬和蘇秦。在成語故事里,我們知道孫靜擔心自己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打瞌睡,影響學習。聰明的孫靜想到用繩子把頭發綁在房梁上。而另一個英雄蘇秦,和孫敬一樣,用錐子刺大腿提神,提醒自己好好學習。
一、“懸梁刺股”的來歷之懸梁

這個成語的出處,來自兩個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孫敬和蘇秦的故事。現在,大家都用這個成語來形容生氣,想變強的意思。據說東漢的時候,我們的政治家孫靖還年輕的時候,他每天都非常努力地學習。為了防止自己在學習的時候打瞌睡,他在醒著的時候把頭發綁在房間的橫梁上,這樣在睡意襲來的時候,他就低著頭,會有疼痛來警示自己。
二、“懸梁刺股”的來歷之刺股
還有一個政治家,戰國蘇秦的,每天晚上都很用功,但是困得受不了的時候,就用尖錐子扎大腿,用他的痛幫他學習。后來,天天苦讀的蘇秦,最終成為一個非常有名的政治家。
相信現在大家都知道吊梁刺股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誰了。我也知道他們做什么來學習。雖然“吊梁”和“刺股”的故事分兩次發生,但這兩個故事給我們的是同一個東西,那就是勤奮好學。古代沒有什么好的條件,古人只能通過一些偏執的方法努力學習。
現在生活條件這么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學習。以后要像孫敬、蘇秦那樣,做為社會、國家做出貢獻的人。就像古代的蘇秦,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刻苦學習,最終成為戰國時期非常著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