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是銻元素。學過化學的朋友就知道,銻元素符號為Sb,是來自拉丁語stibnum。這個詞語有“美麗的眼睛”之意,其實早在古埃及時代,人類就開始利用銻元素了。作為一種有金屬光澤的類金屬,銻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硫化物輝銻礦(Sb2S3)中,當時的婦女們會從輝銻礦中提取的三硫化二銻來當作眼影粉來使用。

而銻的英文名antimony,則有“僧侶殺手”的意思。因為在中世紀時,銻被僧侶拿來當作煉金術的原料。但他們并不知道銻的毒性,只是在接觸過多該物質后,便離奇死去了,銻才因而得名。從那時起,人們逐漸發現銻會損害肝臟等,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可即便如此,還是無法阻擋銻元素變身為治病救人的“良藥”。那時大家認為人類已經能駕這些金屬致命的力量,將它們為人類所用了。于是,不光有用汞通便的暗黑療法,還有銻作為催吐劑來治便秘。
需要注意的是,銻在地殼中的含量很少,約為百萬分之一。因此它被視為稀有元素,價格較為昂貴。也正因為它來之不易,所以當時醫生絞盡腦汁地發明了銻丸,另有說法稱為銻片。
由于銻丸不會在腸道中溶解,吞進去后還會原樣排出體外。所以,人們會悉心將銻丸會從排泄物中回收,清洗,下次再使用。很多人將它視為“永存的藥丸”“不朽的藥丸”,并把它當作傳家寶代代相傳。此外,人們還曾利用銻及其化合物治療肺病、血吸蟲病等。然而,銻的致命毒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無從得知銻療法加速了多少人的死亡,但一代音樂天才莫扎特的死因猜想中,來洞察它的毒性。
1791年,年僅35歲的莫扎特因病去世。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他是死于對手薩列里所投的毒。近年來,有科學家表示,莫扎特最有可能的死因就是中了銻毒。因為研究發現當時醫生就是用銻丸來治療莫扎特,結果害死了他。
從元素周期表上看,重金屬銻與砒霜的主要成分砷都是在第五主族,因此兩者具有相似的結構和毒性。與砷類似地,銻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大小主要取決于銻的氧化態和結合體的狀態。比如三價銻的毒性是五價銻的10倍左右。無機銻的毒性更要強于有機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