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腐的三個機制: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僅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既是重大實踐成果,也是重大理論成果,有著豐富而深刻的科學內涵,揭示了標本兼治的基本規律。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之間既各司其職、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系、環環相扣。一體謀劃,貫通推進,把“三不腐”方針方略落到正風肅紀反腐各方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紀檢監察部門要織好嚴厲打擊、制度創新、思想教育三張“網”,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
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織好有貪必肅“懲戒網”。不敢腐,就是通過加大懲治力度,形成巨大的震懾作用,使黨員、干部對腐敗心生戒懼、收斂收手。堅持無盲點、全覆蓋、零容忍做到“老虎”“蒼蠅”一起打,形成嚴懲腐敗的高壓態勢。扎實做好查案辦案“后半篇文章”,堅持一案雙查,只要有人腐敗,不管是誰,都要一查到底,使廣大黨員干部牢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加大對貪污腐敗人員的曝光力度,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對于重大違反黨紀國法的案件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形成強大震懾,強化不敢腐的氛圍,持續釋放一嚴到底、一刻不停歇的強烈信號。扎牢不敢腐的籠子,織好疏而不漏“制度網”。不能腐,就是從體制機制和制度上消除腐敗發生的條件,使黨員干部沒有腐敗的機會。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制度制定的原則就是使權利盡可能公開透明,進一步完善“三務”公開制度,提供公開、公正、公平的環境。深化訪廉問廉“民情地圖”繪制活動,堅持“大走訪”機制,分級分類全覆蓋,將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相結合。
對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兩代表一委員”、管理服務對象等重點群體實現訪廉問廉全覆蓋,及時分析研判存在問題,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持之以恒推動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充分發揮巡查利劍作用,促進巡查與其他整改向結合,適時開展“回頭看”,強化整改日常監督。
增強不想腐的自覺,織好赤膽忠心“素質網”。不想腐,就是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使黨員、干部從根本上消除腐敗動機。加強思想教育,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認真開展《黨章》《黨規》等專題學習,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到真懂、真信、篤行,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之“鈣”。
強化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從歷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做到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在全社會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使廉潔成為每一位黨員、干部的自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