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孝莊秘史》中,孝莊太后跟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是一對愛侶。在野史傳說中,也一直有孝莊太后二嫁多爾袞的傳言。這傳言說的有鼻子有眼,甚至連證據都有。據說在宣統年間,清宮的存檔處曾經因為年久失修坍塌過一次,不得不進行修繕。

想要修繕房屋,就必須把存在其中歷年的詔書都先整理起來。在整理的時候,有人發現了孝莊太后在順治年間下嫁多爾袞的一份詔書。這份詔書被有心人藏了起來,并且帶出了宮。此后,不少人聲稱自己曾經見過詔書,但是卻拿不出任何的實證。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先生也曾經提起這份詔書,他說自己認識一個人,這個人言之鑿鑿地說這份詔書確實存在,但是卻不知道遺失到了何處。
孝莊太后如果真的嫁給多爾袞,那無疑是一樁丑聞了,也怪不得清朝皇室要想盡一切辦法來隱瞞這件事。除了這份下落不明的詔書,其實還有很多疑點,可以作為孝莊太后曾經改嫁的佐證。疑點之一,就是孝莊太后臨死前留下遺詔,不愿意與丈夫皇太極合葬。跟皇太極合葬,無疑是極大的榮耀。但是孝莊太后卻不愿意,這一點非常奇怪。
因此有人推斷,孝莊太后可能是因為改嫁了多爾袞,無顏再去見第一任丈夫皇太極,所以不愿跟他合葬。疑點之二,順治皇帝曾經稱呼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這一點在正史中有記錄,并不是后人憑空杜撰的。如果說孝莊真的改嫁了多爾袞,順治叫他“皇父”,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也有史學家提出完全相反的觀點。他們認為孝莊不愿意跟皇太極合葬,并不是因為下嫁了多爾袞,而是因為舍不得兒子順治和孫子康熙。皇太極葬在沈陽,孝莊不想跟皇太極合葬,也是因為跟這個丈夫其實沒什么感情,畢竟她之前又不得寵。跟丈夫比起來,還是兒子和孫子更重要一些。
而順治稱呼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也不一定就代表著孝莊改嫁給了他。順治登基時還非常年幼,朝政大事都要依仗多爾袞。多爾袞又是順治的親叔叔,兩人本來就很親近。對于小時候的順治來說,多爾袞就如同他的父親一樣。
他為了表示自己的尊敬和突出多爾袞的尊崇地位,稱呼他“皇父攝政王”,也是在拉近兩人之間的關系。因此,孝莊太后到底有沒有下嫁多爾袞,仍然是一個謎。若是哪天那份神秘失蹤的詔書能夠重見天日,那謎底才能真的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