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面積約為33萬平方千米,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僅次于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在維吾爾族語言中,“塔克拉瑪干”就是進去出不來的意思。荒涼是沙漠的主宰,曾吞噬了不計其數的城鎮、村莊,吞噬了生命、傳奇和細節,留下了廢墟和遺址,留下了遙遠的回聲、零星的記憶和無限的遐想。

作為一個“文明的大墓地”,在上個世紀初,塔克拉瑪干一度成為世界性的探險樂園,從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塔里木盆地挖掘出的寶物,至少收藏在全球十幾個國家的博物館里。塔克拉瑪干這茫茫沙海,距今2億多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到了距今70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強烈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周圍的山體驟然升高,河流發育,山體風化剝蝕,山巖移動加強,形成戈壁沙灘。沖積平原不斷擴大,經過千萬年風蝕磨礪,浩瀚沙漠的雛形出現了,約在10萬年前,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雛形就誕生了。
塔克拉瑪干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是個封閉型的內陸盆地,總面積53萬平方千米。它除了東邊羅布泊一帶地勢較低,是氣流進出的豁口外,其他三面都被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峻嶺所環繞:南部和西南部是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北部和西北部是天山山脈的中段和西段,東北部的庫魯克塔格山是剝蝕山地,整個盆地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由于缺少水分及氣流不通,塔克拉瑪干沙漠就成了極端干旱區。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匯集了天山南坡、昆侖山北坡的所有水系,這里有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主要由葉爾羌河、阿克蘇河、和田河三條支流匯流而成,全長2137千米,像蛟龍蜿蜒于塔克拉瑪干沙漠。但這些河流,有些穿越沙漠,如和田河,有的深入到沙漠內部后斷流,并以三角洲扇形水系的形式逐漸消失,沙漠腹地的古河床有的被風吹磨得像開放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