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和潘有聲有一雙兒女是不爭的事實,胡蝶在和潘有聲結婚后,因為戰亂,便全家搬遷到了香港,他們有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是胡蝶子女以后的發展及具體情況都沒仔細的介紹。只知道胡蝶有一雙兒女。大家對這一對沒有爭議的兒女沒有很多的了解,即便有許多證據胡友松不是胡蝶的子女,可是提到胡蝶的子女還是會第一時間想到胡友松。當然胡友松到底是不是胡蝶子女已經成為一個謎了。這個只有胡蝶自己知道,可惜也已經晚了。

如今的電影電視藝術這么發展,除了是觀眾喜歡之外,也離不開歷代的影視明星演員老一輩藝術家的奉獻。現在娛樂圈小有名氣的無非是當下的小花小生,但是要說起對影視獻身最大的卻不是他們而是那些老一輩的藝術家,是他們開創的中國影視界的先河,沒有他們也就沒有如今的娛樂圈。
說到蝴蝶,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灘可謂紅極一時,她臉上那對招牌式的酒渦,成了美女的重要標志,而身上穿的旗袍,戴的首飾,都成為大眾模仿的對象。那時的胡蝶除了拍電影,還是宣傳海報的模特兒,做肥皂香煙的廣告時,畫里的樣子非常美。她與阮玲玉當年都是上海灘的紅星,阮玲玉感性,胡蝶理性。阮玲玉對事業也肯吃苦,卻沒有像胡蝶那樣刻意去追求。胡蝶為了拍好戲去北京拜梅蘭芳學京劇,講普通話。演戲配音的時候,她在錄音室里一待就是七個小時。
胡蝶在晚年的生活上也是安排的十分豐富,她還會積極參加各種協會舉辦的社會活動像電影方面的,和公益方面的。還會在自己家中的院子種些花草來陶冶身心。可見胡蝶的晚年真的是過得十分愜意。這樣的晚年生活不僅提高了生活質量,也會讓自己剩下的一半時間過得有意義。
當然在胡蝶的晚年生活中,有一件事她一直心心念念的,可是直到她去世也沒有完成,那就是她還希望回到家鄉去看一看,可是因為年輕時候發生的一些事情,讓她回家鄉的想法踟躕不前。因此她在沒事做的時候,通過自己房間的窗戶經常向外望去,她借著這種方式來緩解自己的思鄉情懷。總之,胡蝶晚年的生活使她自己十分滿意,可以擺脫世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