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的出土文物中被譽為青銅之冠的是青銅車馬。1980年于秦始皇陵封土西側20米處發掘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距現地表7.8米深的地下發掘出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后放置在一個木槨內,因木槨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銅車馬出土時均已被壓碎,但由于未被盜擾,原位沒有大的變動,車馬的構件基本齊全。這組銅車馬按出土時的前后順序編為一號車和二號車。
秦陵銅車馬一組兩乘,因年代久遠,兩乘車出土時破碎成3000多片,經過近8年精心修復,1989年陳列展出。兩乘銅車馬一為“立車”,一為“安車”,均為古代單轅雙輪車,并按秦代真人車馬1/2比例制作。
秦始皇陵銅車馬整體用青銅鑄造,使用金銀飾件重量超14千克,由3500余個零部件用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接、活鉸連接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是中國考古史上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復雜、系駕關系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作為中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馬車,它們對研究中國秦代冶煉與青銅制造技術、車輿制度、車輛結構等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