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和蜥蜴的區別:1、變色龍:避役科爬行類,產于東半球,主要樹棲。特征為體色能變化。每2~3趾并合為二組對趾、端生牙,舌細長可伸展。鬣蜥科的安樂蜥產于西半球,亦稱為假避役。其中約有一半的種僅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其他大部分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蜥蜴:俗稱“四腳蛇”又稱“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屬于冷血爬蟲類,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我國已知的有150余種。大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其生活環境多樣,主要是陸棲,也有樹棲、半水棲和土中穴居。
多數以昆蟲為食,也有少數種類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數卵胎生。蜥蜴與蛇有密切的親緣關系,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蓋以表皮衍生的角質鱗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橫裂,雄性都有一對交接器,都是卵生,方骨可以活動。
蜥蜴則是爬行綱有鱗目蜥蜴亞目所有動物的總稱。也就是說蜥蜴這個概念包括了變色龍,還有其他如鬣蜥類,壁虎類,石龍子類,蛇蜥類,蚓蜥類等。變色龍只是蜥蜴中的一個小分支。蜥蜴是保護動物。我國1999年出版的《中國動物志爬行綱第二卷有鱗目蜥蜴亞目》記載了156種另13亞種,2004年出版的《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則記錄了161種,二者名錄也有小部分出入。
1988年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大壁虎、鱷蜥、巨蜥3種,而90年代頒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則將我國未列入重點名錄的所有蜥蜴亞目種類全部列入,亦受國家保護。
蜥蜴生境各異,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島中均可見,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的天敵,如蜘蛛、蝎子、蛇、鳥和哺乳動物全都獵食蜥蜴。北美大毒蜥和墨西哥毒蜥以毒自衛,其它蜥蜴遇到天敵攻擊時主要依賴特別的防御或逃避的本領。大多數蜥蜴都有很好的偽裝,遇到危險只需靜伏不動等獵食者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