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盲蛇是一種無毒蛇種,主要分布于非洲及亞洲,不過現在鉤盲蛇的分布已推廣至世界各地。是棲息于地洞的蛇種,由于體型細小,加上善于掘洞,因此經常被誤認為蚯蚓。體型細小幼長,它們的頭部與尾巴兩端外表是一樣的,身體上也沒有明顯較為幼細的頸部,雙眼已經退化成兩顆小圓點。

細小眼睛上蓋有一片透明薄膜,顯示其雙眼已經失去視能。它們的眼睛并不能構成影像,不過仍有一定的感光能力。經常在市區及農地出沒,它們生活于地下,并居于螞蟻或白蟻的巢穴中。盲蛇小時候吃螞蟻蛋,大了吃螞蟻。它們亦會生活于潮濕森林中的樹木內,無疑對農作物是有益無害的蛇類。
盲蛇還有一個很奇特的特點,任何蛇類都有雌蛇、雄蛇之分,似乎動物都有雌性和雄性的區別。但蟒蛇只有雌蛇沒有雄蛇!有蛇友問,它們是怎么繁殖后代的呢?其實,盲蛇是單性繁殖的蛇類,也就是說,雌性的盲蛇不需要來體外精子,完全自己孕育后代,有的是產蛋,有的是產子。
中國已知有4種:高雄盲蛇,僅見于臺灣省;大盲蛇,見于云南金沙江邊和海南島,體內曾發現14個充分發育的胚胎;鉤盲蛇,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區),已知最北紀錄為宜昌和重慶,產卵2~7枚,卵徑12毫米×4毫米;白頭鉤盲蛇分布于香港。
馬達加斯加盲蛇是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盲蛇島上的一種盲蛇之一,雖然它們也有眼睛,但捕食還是靠嗅覺,如果沒有張開嘴巴,很難判斷頭部還是尾巴。馬達加斯加盲蛇體長在25厘米左右,如一根鉛筆的粗細。
本質上講,馬達加斯加盲蛇并不是沒有眼睛。它們對光很敏感,總是在試圖避開光線。當被弄到地面上之后,它們會立即挖洞返回地下。馬達加斯加盲蛇和它們的盲蛇近親們,是罕見的專以昆蟲為食的蛇類。它們利用高度發達的嗅覺去尋找螞蟻和白蟻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