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出土的時間是6月末7月初的晚上8點(天完全黑以后)到第二天早上7點(怕被嗮死).這段時間它們要怕出土,爬到樹上.最后一次蛻皮,羽化.成為真正的成蟲知了。蟬的蛹在度過它一生的頭兩三年,或許更長一段。

在這段時間里,食樹木根部的液體。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憑著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樹爬上去。蟬蛹經過幾年緩慢的生長,作為一個能量的儲存體爬出地面。它用來挖洞的前爪還可以用以攀援。
蟬通常會在土中待上幾年甚至十幾年,如3年、5年會有17年,這些數有一個共,都是質數。這是因為質數的因數很少,在鉆出泥土時可以防止和別的蟬類一起鉆出,爭奪領土、食物。將要羽化時,于黃昏及夜間鉆出土表,爬到樹上,然后抓緊樹皮,蛻皮羽化。
當蟬蛹的背上出現一條黑色的裂縫時,蛻皮的過程就開始了,頭先出來,緊接著露出綠色的身體和褶皺的翅膀,停留片刻,使翅膀變硬,顏色變深,便開始起飛。整個過程需要一個小時左右。6月末,幼蟲開始羽化為成蟲,剛羽化的蟬呈綠色,最長壽命長約60—70天。
蟬分布于溫帶及熱帶地區,棲于沙漠、草原和森林。除每年仲夏出現的三伏蟬——蛾蟬屬等屬的種類之外還有周期蟬。最著名的周期蟬有十七年蟬和十三年蟬,又稱質數蟬,由于生命周期是質數,所以不會遇到上一世代所遇到的天敵。周期蟬隔一定時間在一定地區大發生一次,屆時數十到數百只黑褐色的蟬幼蟲一起從土里鉆出羽化,十分壯觀。有些種從鳴聲、行為和形態上較易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