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有三個生日。分別是農歷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誕辰(農歷二月十九),是她為人的生日,這天她成了三公主。成道(農歷六月十九),是證得果位的日子。出家(農歷九月十九),是出家的日子。在中國佛教供奉的諸多菩薩中,觀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慈大悲的化身,她是梵文阿縛盧枳低濕伐邏的意譯,是遇到苦難“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的意思。

她本身早已成佛,只是為了安樂成熟眾生,倒駕慈航,隨緣應世,以三十二應身隨處救度受苦眾生,所求皆應。她具備十四種布施眾生無所畏懼的無邊神力,四種不可思議無作無為的勝妙德用,具足一切無礙神通,廣修種種善巧方便,歷來在中國民間廣受禮敬供養,曾有“戶戶彌陀佛,家家觀世音”盛象。
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代表樂于助人,見到眾生有苦難,立刻就伸出援手,所以我們稱贊觀世音菩薩是“千手千眼”。千手千眼是比喻,并不是真的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這是贊嘆精明能干之人是“雙手萬能”。所謂是眼到、手到,只要他看到了,幫助的手立刻就到達。佛教認為在觀音菩薩紀念日舉行念佛、誦經、持咒、放生等活動猶為殊勝,具大功德。
這觀世音菩薩,他也示現佛身來度一切應該成佛的眾生,也現菩薩身來度一切應該成菩薩的眾生,也現天上的天王身來度一切眾生。總而言之,這個眾生應該以什么身得度的,觀世音菩薩就示現什么身,來給這一類的眾生說法。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3、佛姓新稱喬達摩(S.Gautama,P.Gotama),舊稱瞿曇;因為他屬于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