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頤和園,它是每一個我們中國人心里說不出的痛。一座能與北京紫禁城匹敵,一樣奢侈且赫赫有名的頤和園,遭到了八國聯軍的瘋狂劫掠,它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大劫難,另外這也是對人類的歷史燦爛文明行為的搶掠與毀壞。大家都了解,八國聯軍劫掠完頤和園就分別帶著各種各樣價值不菲的商品,歡歡喜喜的撒離了。殊不知這時的頤和園還并沒有被損壞,那為何之后這一修真驚喜又灰飛煙滅了呢?

1860年10月18日,也就是打劫頤和園后的十二天后,3500名英軍又洶涌澎湃的返回頤和園,井然有序地燒了園區,即然早已搶了十分值錢的商品,又何苦大費周章燒園區呢?如果是遮蓋罪行,為何沒有搶完后就燒,要十多天后再回家燒,這十多天里到底發生什么事事兒?
實際上八國聯軍打劫并燒毀頤和園,是由于一場震驚西方國家的外交關系矛盾,就在半個月左右前,八國聯軍派巴夏里等前去密云交涉,對外開放港口、高額賠付這些馬關條約清廷基本上都同意了,但有一件事決不同意,那便是拜見皇上不叩頭,英法意味著堅持不懈說世界各國公平,我又并不是清代百姓,為何叩頭?而大清國一統天下的意識里,不叩頭便是不承認滿清廷的執政,因此立即扣留了英法回來交涉的39人,罪行竟然是"叛國罪"。
在君王的眼中,西方列強全是我國的藩屬國,火炮都打進大門口了,仍然把另一方作為百姓,更不容易遵照哪些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基礎外交禮儀為了更好地迫使清廷釋放出來人質事件,八國聯軍一路攻到北京并攻占了頤和園,開始了瘋狂的打劫。
而39名"通敵"的談判代表,在清廷的牢房里痛苦不堪,迫不得已釋放出來的情況下,僅有18本人活著離開了出去,被惹惱的美國公使額爾金在北京故宮貼到了通告,表明十八日將火燒圓明園,為此做為皇上言而無信之懲罰,做為違背停戰協約的對付,這才將頤和園損壞。
迫不得已釋放出來的情況下,僅有18本人活著離開了出去,被惹惱的美國公使額爾金在北京故宮貼到了通告,表明十八日將火燒圓明園,為此做為皇上言而無信之懲罰,做為違背停戰協約的對付,這才將頤和園損壞。
天地一統和世界各國公平這二種決不相溶的文明行為在另一方眼中全是好笑的,這類極其的不理解又讓她們認為另一方都藏著極大的詭計,磕不叩頭這類事竟也釀出了一場火燒圓明園的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