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是,能不能喝酒呢?能不能吃肉呢?這個問題,初學人非常關心。我們要明了,是不是皈依的人喝酒吃肉不好,那不皈依的人喝酒吃肉就好了呢?也不好!如果是皈依了以后喝酒吃肉才不好,那佛就不會這樣說了。不皈依,你去殺生,也有果報的。不是說:我不能皈依啊,我皈依了以后,我做惡事就受到惡報了,就要受到懲罰了。
3、皈依的人,有的僅僅是為了皈依三寶;有的還盼望求授五戒。但不管想不想受戒,作為一個佛弟子,持五戒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嚴持五戒是做人的基本,儒家倡導仁、義、禮、智、信五常,仁是博愛;義是遵循道德規范;禮是不做不合法的事;智是要有智慧,維持蘇醒的腦子;信是要有信譽,這和五戒所說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極其類似,所以說,五戒是我們所應遵循的根本道德規范。

4、皈依之后,就是佛的弟子了。既為佛子,當作佛事,我們都應以護持三寶為己任,使佛法在世間得到普遍的傳播,使更多的眾生能夠獲益。
5、除了以上的幾條,我們也要依止共同的學處,奉行十善。在每次飲食時,我們應在心中首先供養三寶,然后方進食。這是為我們自己積累功德及為表尊敬而作的,并非佛陀等需要飲食或喜歡我們去討好。在皈依儀式后,我們每天要日三次、夜三次誦念皈依文。皈依文有許多版本,最簡單的版本莫過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三句了。在日后,我們還應隨自己的能力多聞法、親近善知識及隨力受戒而奉持等。如果我們發現自己違犯了上述學處,便應至心懺悔,在三寶前重新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