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航空航天局立即成立了哥倫比亞號事故調查委員會,成員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斯坦福大學道格拉斯·奧謝羅夫教授等多位權威專家。調查委員會工作了數月,對整個飛行數據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查明了事故的原因。
2、事故調查委員會還進一步調查了泡沫塑料脫落的原因。這里簡要介紹一下泡沫塑料存在的必要性和它的隱患。

3、由于外貯箱內存放的是液氫、液氧。液氫、液氧存放的溫度應分別低于-253℃和-183℃。箱內溫度升高,會使液氫、液氧汽化,使貯箱內壓增大而破壞貯箱。所以貯箱外要包覆一層絕熱性極好的泡沫絕熱材料。這層絕熱材料一方面保持箱內低溫,另一方面也使箱外表面溫度不會過低,防止大氣中的濕氣在貯箱表面結冰。絕熱泡沫材料脫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與貯箱的連接方式。這層絕熱材料與貯箱外表面用膠層粘接,實際工程實施中,這么大面積的膠接面很難避免個別脫膠和膠層內存在氣泡的現象。航天飛機發射后,在上升段逐步加速過程中,高速氣流與表面的摩擦會使這層絕熱材料溫度升高,膠層內殘留的氣體因溫度升高而膨脹,導致泡沫絕熱層局部脫落。事故分析還確認了當時脫落的泡沫絕熱材料正是位于外貯箱發射段表面溫度較高的部位。
4、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事件之后,美國宇航局的航天飛機飛行暫停了長達兩年之久。調查顯示,此次事件的原因是航天飛機外部燃料箱表面一塊隔熱材料脫落并擊中航天飛機機翼造成破損引發的。
5、壞的是機翼前緣的隔熱層,不是承力結構,所以發射時的振動不會讓其損壞。而返回時的高溫使承力結構失效才是失事的原因。
6、由于無法回收到泡沫隔絕材料或者燃料箱,調查哥倫比亞航天飛機失事的事故調查委員會沒有對事故原因作出結論。但是宇航局星期五稱,在這之后進行的實驗證實了泡沫隔絕材料存在缺陷。宇航局還發現,由于宇航局不知道其加裝泡沫隔絕工藝上存在缺陷,泡沫隔絕材料從航天飛機的外部油箱上脫落下來。
7、航天飛機外燃料箱項目首席工程師奧蒂說:“我們現在認為,泡沫隔絕材料存在的缺陷肯定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我們對此確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