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國,有“乒壇NBA”之稱的乒超聯賽的建立讓運動員收入有了大幅提升。據了解,在乒超聯賽建立以前,就算是國乒隊,隊員們的基本工資也是根據總局制定的標準;而參賽獎金部分,50%要上交乒羽中心,所以那時候,國乒主力和非主力成員的收入差距并不大。
2、地方補助、國家隊訓練津貼、比賽獎金和贊助商獎金等構成。這其中的獎金是根據比賽和訓練成績來確定的。具體要看運動員的比賽成績了。國內的全運會、國內冠軍賽、全國錦標賽、全國青年錦標賽等等國內的比賽獲得好的名次也是可以漲工資的。說白了,運動員的工資是純粹靠比賽的成績!成績好的運動員基本工資可能上萬,不好的只有三千。

3、和拿金牌掛鉤嗎?肯定掛鉤的,獲得成績之后,各種津貼和基本工資都會漲,收入也就多了,如果在國家大賽甚至奧運會獲得好的名次,還會有一筆不菲的獎金。如果能接到廣告代言,那就更好了,大部分出名的運動員最主要的收入就是代言的收入。
4、那么沒拿獎牌的待遇如何?不管有沒有獲得獎牌,回來后工資都會以津貼的方式漲的,我國的運動員的工資主要是靠基本工資和成績津貼還有訓練補助、餐補、交通補助等部分組成的。
5、體制內的運動員一般都是由國家培養,待遇參考公務員待遇,基本工資,加上許多補助,補貼,然后取得不同的成績可能會有相應的獎金,但是不會特別多。
6、所以都是運動員差別還是很大的,就同樣有NBA經驗的王治郅和周琦做對比,NBA的薪水是按照你的能力來結算,能力越大合同越大。但是回國后就不一樣了,王治郅是體制內,薪水要和國家規定掛鉤,不到級別就拿不到高額工資。周琦就不一樣了,年薪幾百萬或者上千萬,一份長約甚至價格過億。
7、中國籃球運動員實行俱樂部體制,運動員俱樂部簽約,因而嚴格地說,平時沒回有省隊。只答有全運會時才有代表各個省參賽的運動隊。但基本都是掛靠于各個俱樂部,運動員的工資也都是俱樂部支付的。每個人的工資都靠合同確定,從幾十萬到幾百萬都有。至于國家隊,實行集訓制,隊員陣容不是固定不變的,大賽之前集中,大賽之后解散,隊員工資也主要來自俱樂部,但會有一些訓練費補助費之類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