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頒獎典禮上,美聯社新聞傳真照片。包老到1957年,背面有1957年12月12日的存檔戳記。
2、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恒、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3、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恒、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4、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于1957年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那年李政道只有31歲,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他是第二位最年輕的獲獎者。
5、顯示器上的數字準確無誤地告訴人們:實驗成功了!吳健雄兩眼盯著顯示屏,咬咬牙,向大家說了句:“再來一次!”重復實驗的結果,準確無誤。緊隨吳健雄實驗之后,全世界有近百個不同實驗得到同一結論。至此,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恒已成定論。李、楊的理論告訴人們:科學總是要前進的,每一次的革命都迫使科學界推翻一種盛極一時的理論,以支持一種與之不相容,然而卻是更有生命力的理論。1957年,李政道、楊振寧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6、D.距李政道、楊振寧的理論提出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兩人就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足以說明這一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