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落后,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獨立以來,經濟有較大發展,已由過去的單一經濟,逐步轉變為農、漁、礦、林、旅游等多樣化經濟。牛肉、糧食、蔬菜基本自給。1990年以來,相關主體采取了一系列經濟緊縮政策,如調整所元匯率、削減相關主體開支預算、部分調整稅率、國營企事業單位私有化、調整經濟結構、鼓勵加工出口等,使得80年中后期一度困難的經濟有所好轉。受亞洲金融風暴沖擊,所經濟自1997年下半年開始步入困境,出口減少,貨幣貶值20%,財政嚴重虧空,且迄今無好轉跡象。1999年以來,受部族沖突影響,所經濟進一步形勢惡化。主要生產和出口椰干、木材、海產和油棕,還產稻米、可可、甘薯、香蕉、菠蘿、橡膠等。有金、鋁土、銅和鎳等礦產。國內生產總值(2007):57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7):728美元。國民經濟增長率(2007):3%。貨幣名稱:所羅門群島元(簡稱所元)。匯率:(2005)1美元=5786所元。通貨膨脹率(2005):2%。所羅門群島貨幣
2、據了解,所羅門群島的法定貨幣是所羅門群島元(SBD),經濟地位不高。最新匯率數據顯示,1所羅門群島元可以兌換0.8335人民幣。如果你前去所羅門群島,需要去銀行等地方兌換一些該國的貨幣,以防不時之需。

3、所羅門群島原使用的貨幣為澳大利亞元,1977年10月24日發行自己的貨幣所羅門元,與澳大利亞元等值。同時澳大利亞元及輔幣仍作為在境內流通。1978年7月1日起取消了澳大利亞元的法幣地位,但仍按澳大利亞公布的澳元對外匯率計算。1979年12月29日所羅門群島元與澳大利亞元脫鉤,實行管理浮動有效匯率。
4、所羅門群島元由所羅門群島中央銀行發行,輔幣為分,1所羅門群島元=100分,貨幣面值有20、50、100元紙幣,另有20、50分和1元、5元硬幣。其貨幣符號為:SBD。
5、1976年實行自治,1978年獲得獨立,為英聯邦成員國。獨立之前,所羅門一直使用英國和澳大利亞貨幣。1977年,該群島首次釆用澳大利亞幣制1元=100分發行本國硬幣。有面值2分青銅幣,20分和1元銅鎳合金幣,所有硬幣正面均為各時期伊麗莎白二世頭像,幣背面為本地雕塑繪畫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