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藤虎俗稱“觸”或“馬牙”,在全球各個海域均有分布,除了主要附著于海邊巖石或淺海礁石以外,一些鯨魚、海龜等海洋生物表面以及船體底部、跨海橋隧、海底光纜等均有附著,且常常形成密集的群落。
2、既然藤壺這么會找宿主,為何只喜歡鯨魚卻不睬大白鯊呢?細細說來還是與藤壺的生活環境以及鯨魚等海洋生物的體表結構有關。

3、對比大白鯊和鯨魚的體表不難發現,大白鯊不僅體表明顯要光滑很多(海豹這類海洋動物體表也很光滑),而且大鯊魚個頭相對較小且游速較快,因此不容易被藤壺分泌膠體粘住。而鯨魚不僅體表略顯粗糙,且體型要大,相當有利于藤壺的附著。
4、鯨魚的種類繁多,有一些鯨魚身上較少有寄生的藤壺,虎鯨便是其中的一種。虎鯨喜歡群居生活,它們會彼此清潔伙伴身上粘附的藤壺,所以藤壺不易在虎鯨身上存活。
5、在海洋世界總是有著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的,如果你生活在海邊的話,那么你會對一種甲殼動物相當熟悉,那就是藤壺,其實藤壺十分常見,在沿海的礁石上就能看到,而且在海洋漁業中,藤壺的危害是相當大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為什么鯨魚身上有許多藤壺?鯊魚身上干干凈凈的,長得太大也不好。
6、其實藤壺也是一種很討厭的生物,因為它們不但會負附在船底,讓船只的航行速度降低,增加燃料消耗,還會影響儀器的正常工作,甚至他們還會寄生在海洋動物的身上,你會看到很多鯨魚的身上就有藤壺附著這,這些藤壺也給鯨魚的生存帶來了麻煩。
7、但是很奇怪的是除了鯨魚之外,還里其他大型魚類身上就沒有藤壺,像鯊魚的身上就沒有,這是為什么呢?其實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藤壺并不是一種貝類動物,而是甲殼動物,它的生長非常奇特,小時候就像魚一樣可以游動,等到它找到一個可以附著的物體時候,就會分泌一種膠質,將自己徹底固定在這個物體的表面,然后漸漸發育成我們看到的藤壺。
8、他們選擇附著物的條件也很簡單,就是表面粗糙就可以了,而鯨魚的皮膚剛好就是這樣的,而且鯨魚本來是有機會趕走這些藤壺的,因為他們剛剛附著在皮膚表面的時候并不牢固,所以只要拍打就能將他們趕走,但是因為鯨魚的體積過大,所以總是有拍打不到的地方,比如說腹部中央的位置就給藤壺留了附著成功的條件。
9、其他大型魚類,比如鯊魚沒有藤壺附著,就是因為它們是群居動物,可以互相拍打,而且鯊魚的游動速度也很快,并不利于藤壺附著,鯨魚以獨居為主而且游泳速度并不快,就成了最佳的附著選擇。
10、其實,藤壺附著在鯨魚身上并不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但奇怪的是同樣是海洋生物,為什么大白鯊身上就干干凈凈,鯨魚身上卻附著了那么多藤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