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冰雹災害多發生在春、夏、秋三季,比起強對流多發的盛夏時節,春季出現冰雹災害的頻率偏高,強度也偏大。一方面,春季冷暖交匯比較頻繁,對流比zhidao較旺盛;另外,盛夏時,0℃層高度偏高,冰晶粒子可能還未落到地面就融化了。
2、感冷熱:如果下雹季節的早晨涼,濕度大,中午太陽輻射強烈,造成空氣對流旺盛,則易發展成積雨云而形成冰雹。故有“早晨涼颼颼,午后打破頭”、“早晨露水重,后晌冰雹猛”的說法。

3、一般在什么季節會下冰雹?小編告訴你冰雹易發季節和時間我國冰雹災害多發生在春、夏、秋三季,比起強對流多發的盛夏時節,春季出現冰雹災害的頻率偏高,強度也偏大。一方面,春季冷暖交匯比較頻繁,對流比較旺盛;另外,盛夏時,0℃層高度偏高,冰晶粒子可能還未落到地面就融化了。
4、冰雹多在春、夏、秋這3季下,也就是4月~10月。在這段時期,暖空氣活躍,冷空氣活動頻繁,冰雹容易產生。
5、冰雹(Hail)也叫"雹",俗稱雹子,有的地區叫"冷子"(如徐州),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它是一些小如綠豆、黃豆,大似栗子、雞蛋的冰粒。
6、多雹災地區降雹季節,農民下地隨身攜帶防雹工具,如竹籃、柳條筐等,以減少人身傷亡。
7、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下冰雹,4~7月是下冰雹占總量的70%,其中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在這段時期,暖空氣活躍,冷空氣活動頻繁,冰雹容易產生。
8、我國冰雹災害多發生在春、夏、秋三季,比起強對流多發的盛夏時節,春季出現冰雹災害的頻率偏高,強度也偏大。一方面,春季冷暖交匯比較頻繁,對流比較旺盛;另外,盛夏時,0℃層高度偏高,冰晶粒子可能還未落到地面就融化了。
9、另外,我國各地降雹也有明顯的月份變化,其變化和大氣環流的月變化及季風氣候特點相一致,降雹區是隨著南支急流的北移而北移,而且各個地區降雹的到來要比雨帶到來早一個月左右。
10、冰雹只有在熱濕氣流強烈上升時才能產生,其氣流上升速度必須超過每秒20米,所以,冰雹多在夏季或春夏之交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