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孝莊太后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傳奇女子。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她安詳辭世,享年75歲。康熙帝在祖母病危時,在她臨終前日夜服侍她。他每次都親自喂藥,帶領大臣們去天壇為她祈禱,甚至愿意縮短自己的壽命來補她的長壽。孝莊太后和康熙皇帝關系非常的好,這是真的嗎?
2、此外,這位傳奇女子對清朝的貢獻以及她對皇室子女的深遠影響都有資格與第一位皇帝一同下葬。然而,康熙皇帝面對孝莊太后臨死前的請求感到非常尷尬。一方面是祖先的規矩,另一方面是她祖母的夙愿。最后,他不得不把祖母的梓宮停在寺廟里長達38年。直到康熙死后也沒有埋葬他的祖母。雍正三年,由雍正皇帝建造了陵墓,總算是解決了這件事。孝莊太后死后拒絕與先皇葬在一起的原因一直都很有爭議。有些人認為實際情況與歷史記錄是一致的。孝莊太后不忍心打擾先帝,在先帝的墓里已經有一位皇后陪葬了。她最后只想和她的孩子和孫子們在一起。也有一些人認為皇太極生前并不喜歡她,他們也沒有深厚的婚姻關系。

3、所以,與其繼續不受歡迎,倒不如找個安靜的地方和最心愛的孩子和孫子們呆在一起,這大概是孝莊太后的真實想法。然而,也有一少部分人認為孝莊太后可能真的與多爾袞結婚了,或者她與多爾袞確實有過令人蒙羞的關系,她羞于見到九泉之下的先皇,所以她不想死后與皇太極葬在一起。孝順的康熙皇帝不忍心埋葬他的祖母。可以看出,作為皇帝,他也有自己的困難。不過可以看得出來的是,孝莊太后跟康熙皇帝的關系確實是非常和睦的。
4、但隨著各種影視劇的熱播,人們對她關注的焦點卻不是她輔佐了兩代幼主,是多么的厲害。而是她和多爾袞的關系到底如何,她真的下嫁過多爾袞嗎?清初有三大疑案: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奪嫡,孝莊就經歷了兩代疑案,而她自己也是其中一案的主角。
5、許多影視劇中將孝莊與多爾袞的關系,附上了愛情這一美妙的因素。說兩人自幼青梅竹馬,在一個府邸長大,早就情投意合。只不過后來科爾沁為孝莊選定的夫君是多爾袞的八哥皇太極,兩人的愛戀才自此結束。后來皇太極死后,一來二往之間,兩人又重新相戀了。
6、孝莊和康熙是祖孫,孝莊對康熙很愛護,也嚴格教導,兩人極為要好。不像順治和孝莊,幾度有過矛盾。孝莊晚年病危,康熙親奉湯藥,晝夜不離。還親自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請求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祝文上說:”憶自弱齡,早失估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若大算或窮,愿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可見祖孫關系多么融洽。
7、康熙帝玄燁的皇室大家庭里,與玄燁感情最深,對他一生影響最大,他至死都難以忘懷的,不是他的生身父母順治帝與孝康章皇后,也不是哪位后宮佳麗,或兒女皇孫,而是他的祖母孝莊文皇后。玄燁與祖母之間的深情,在中國歷代封建帝王之家的祖孫關系中,絕無僅有。
8、順治親政之前,孝莊文皇后攝于多爾袞的權勢,委曲求全,故有太后下嫁的傳聞。而初進北京后,順治與中原文化進一步接觸,他廣用漢人,對許多滿族原先舊制進行改革,觸犯了皇親貴族的利益。作為母親的孝莊這時對兒子也很不理解。而在兒子死去十年后,她與孫子康熙一起到孝陵看望順治,她這時感到自己對兒子很愧疚,她越來越發現,兒子在滿漢關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看法比她更有遠見,更為明智,更有利于清朝的鞏固。此次謁陵標志著孝莊與兒子徹底和解。
9、孝莊皇后在去世之后被葬在了昭西陵,其實孝莊皇后剛剛去世的時候并沒有及時下葬,而是在若干年之后才得以下葬。因為當時福臨非常恨多爾袞,然而多爾袞與孝莊皇后的關系不清不楚,所以孝莊皇后一直沒有下葬,但是康熙登基之后及時為自己的祖母下葬,并且同時也將祖母與祖父合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