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是瑪雅預言中的“世界末日”,雖然這樣的事情并沒有發生,但是這一年還是被人們賦予了神秘的色彩,比如說就有人指出,從2012年開始,時間就過得越來越快,我們的時間好像加速了。實際情況看上去好像也是這樣,在我們的印象中,時間似乎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從我們身邊“溜走”,感覺在不久前才剛剛過完新年,但轉眼間又驚訝地發現,這一年快要過完了。
2、為什么我們會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呢?真的是時間加速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時間的流逝速度都是一樣的,而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到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其實是我們的大腦對客觀時間的感知,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變化,具體表現為年齡越大,我們就會覺得時間過得越快。

3、很明顯,我們現在的年齡比2012年要大得多,所以我們就會認為從2012年開始,時間就過得越來越快,而假如把這個時間定在已經過去的其他年份,比如說2011年,我們也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
4、該理論認為,大腦從接收到生物電信號一直到完成分析并生成“時間片段”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而這段時間就是人類大腦的“時間感應器”的重要參考數據,大腦所用的時間越短,就越覺得時間過得快。
5、值得一提的是,該假說還可以解釋另一種現象,那就是當我們認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在無聊的時候,卻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因為在認真做事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一直在認真分析同一種類型的生物電信號,所以其生成“時間片段”的效率就變得很高,于是我們大腦的“時間感應器”就認為時間過得很快了,而在無聊的時候,這種效率就降得較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就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了。
6、總而言之,客觀時間并沒有加速,而我們所感覺到的“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其實是因為我們大腦對客觀時間的感知出現了偏差,當然了,這跟這種現象跟瑪雅預言中的2012年是沒多大關系的,如果一定要說有關系,那就是2012年時的我們比現在要年輕很多。
7、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一致呢?這是因為人對時間的感知本來就是主觀的,做喜歡的事感覺時間過得快,做不喜歡的工作就感覺時間過得慢。我們不妨把這種主觀對時間的感受叫做「主觀時間」。那客觀時間是什么呢?一小時是六十分鐘,一分鐘是六十秒,滴答一下是一秒,這就是客觀時間,也就是我們每天用的「鐘表時間」。
8、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感受:隨著年齡增長,時間過得越來越快。這個問題其實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
9、首先,在我們的回憶中,越近的時間流逝得越快。兒時的一個夏天仿佛無比漫長,而成年以后,夏季的時光甚至在我們還沒有留意到它到來的時候就悄悄溜走了。
10、這個理論實際上體現了我們是使用對數的方式感知世界。當我們開始接觸一個事物的時候,我們對它的認識增長很快。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速度會慢慢降低。這種認知方式不僅限于時間,我們對其他事物的認知也是如此。比如,當你只有兩塊錢的時候,其中的一塊錢顯得很多。但是,當你已經是億萬富翁的時候,那一塊錢就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