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截至2018年,每四年舉辦18屆,與會國家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和中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等國,最初由亞運會聯合會主辦,1982年后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主辦。
2、第11屆亞運會于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國北京舉行。這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的6578人參加了這屆亞運會。中國派出636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27個項目和2個表演項目的比賽。

3、亞洲運動會簡稱亞運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成員國輪流主辦,每四年舉辦一屆,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分為亞洲夏季運動會(亞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亞冬會)、亞洲青年運動會(亞青會)、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殘會)。
4、自1951年開始第1屆,截至2018年共舉辦了18屆,每四年一屆。最初由亞洲運動會聯合會主辦,1982年后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lympicCouncilofAsia)主辦。
5、歷史上舉辦亞運會次數最多的城市是泰國曼谷,共4次。在曼谷舉行的這四屆亞運會分別是第八和十三屆,且前3次都是在12月9日至20日舉行。
6、泰國曼谷分別于1966年、1970年、1978年和1998年4次成功地舉辦了亞運會,成為亞運會歷史上舉辦次數最多的城市。
7、1949年2月亞洲體育協會宣告成立,并確定第一屆亞運會于1950年新德里舉辦。其后新德里亞運會組委會迅速成立。但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戰的創傷還未愈合,剛剛獨立的印度共和國沒有巨大的經濟實力來支持亞運會。
8、1949年2月亞洲體育協會宣告成立,并確定第一屆亞運會于1950年新德里舉辦。其后新德里亞運會組委會迅速成立。但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戰的創傷還未愈合,剛剛獨立的印度共和國沒有巨大的經濟實力來支持亞運會。
9、簡稱亞運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成員國輪流主辦,每四年舉辦一屆,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分為亞洲夏季運動會(亞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亞冬會),亞洲青年運動會(亞青會),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殘會)。
10、自1951年開始第1屆,截至2018年共舉辦了18屆,每四年一屆。參賽國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等國。最初由亞洲運動會聯合會主辦,1982年后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