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道夫是一種雜食性魚類,主要飼養于水族箱中用來清潔青苔、藻類、底棲動物和水中的垃圾。但這種魚如果大量繁殖,會吞噬其他魚卵,導致其它魚的滅絕。目前在中國還沒有天敵,一旦出現在自然水域,很容易導致本地原生魚類滅絕。這種案例在我國已有,南方某些水域被人放生清道夫后,目前水中只有清道夫繁殖,其他原生魚類已經少有。
2、有人說小魚被大魚所食,即使放到江里河里,也難免不遭網捕,這種顧慮似乎有理,實則阻人善念,助人殺業。這人有幸得為人身,或許今生不至身受殺戮,所以才說了這種無理的話,彰顯自己的才智,來說服放生者。

3、大魚吃小魚,是有此事,魚被放生后又被捕捉,也不能說沒有,但絕無小魚能被大魚吃光的道理,也沒有放生后一定會被人捕去的道理。那么放生者想那么多做什么呢?例如救濟難民,給他一件衣服或一碗飯,就可以救他一命,這時有人說:“這一衣一食,怎么能讓他終身溫飽,給他有什么用?不如讓他凍餓而死,以后就再也不會受凍餓之苦了。”又比如強盜劫人,有人來幫他趕走強盜,這時有人說:“你如能救他一世才好,救他一時,有什么用?反倒不如任由他被搶劫一空,以后就不再受被搶劫之苦了。”父母生時撫育子女,去世后就無法繼續撫育子女,難道可以說:死后既然不能再撫育下去,不如父母臨死前殺掉兒女?
4、君子修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你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方肯去放生,則會讓世人都不行戒殺放生之事了,你將來遇難,必處于無一人能救的境地,可悲啊。(簡譯自印光法師《復愚僧居士書》)
5、當他打算收桶回家的時候,發現釣的魚中有一條魚很特別,看著有些不對勁,仔細看看它的腹部后,大爺直言要立刻把它給放生掉,并且說這魚可吃不得呢。
6、原來這條魚的魚鱗竟然像是開了一朵花一樣,看上去特別的神奇,可能大爺覺得這魚比較吉祥,有美好的寓意,于是才選擇將它放生的吧。
7、其實螃蟹很可憐的,有個人很愛吃螃蟹,這天買了五只放在鍋里煮,螃蟹痛得啪啦啪啦,爬來爬去。后來沒聲音了,揭開蓋子被驚到:居然五只螃蟹疊羅漢。最上面那只是母的,還沒有死,四只公蟹為保護母螃蟹傳宗接代,寧可自己墊在底下死。這個人終于開悟,再也不吃螃蟹了。--其實動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他們都有最美的一面,只是我們沒有留意。上天有好生之德,希望大家一齊學習天的德行,尊重生命,戒殺放生。
8、放生放的是那些將會被宰殺,被抓的的生命,是在救他們的命,要說放幾條,這個就沒有什么說法了,一條或者是多條都是可以的,主要是看你放生時候的心態,心誠則靈,不能因為放生而放生,要有一種普度眾生的情感。
9、放生要選對環境,不能亂放,比如說是生活在淡水里面的魚,你要把人家放在咸水里面,你這不是相當于是在殺生嗎?
10、放生過后的魚游回來可能是魚到了陌生的環境,不適應,想要往岸上跳,離開這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