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家中的“無為”一般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崇尚天道(自然法則),即人與自然界之間的自然無為.提出“道法自然”“天地生萬物,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二是崇尚人道(人事規范),即人類活動應與天道般自然無為.提出“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也”.其中在崇尚人道方面又有兩層意思,一即提倡人應順應自然界,隨緣而動,不要隨意破壞自然的和諧與平衡;二即社會人際關系方面,提倡應統治者效法“道”的自然無為精神,盡量簡化社會的各種制度與規范以保持民間民風純樸.
2、因此無為不能理解為無所作為,《淮南子·原道訓》:“無為為之而合于道”.道家的“無為”,是清靜自守之義,是道家以“道”修身所要達到的“合于道”的理想境界.能達到這種理想境界便無所不能為(“無為而不無為”).

3、儒家所講的無為而治,如《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認為“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為也”,實為儒家的“德治”主張,其是漢代道家結合了老莊中的“出世思想”和儒家“經世致用”結合起來的政治理念,該思想強調的是社會的和諧與自然、與民休養生息而不擾民、從而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經濟的發展.因此與道家的“道”所倡導的“無為而治”實不相同.
4、作為一種廣為流傳的社會思潮,則是在西漢時期,這一派的代表尊崇黃帝和老子的思想,黃老學以道家思想為核心并且采納了陰陽、儒、法、墨等學派的觀點。從內容上看,黃老之術繼承、發展了老子關于「道」的思想,他們認為「道」是作為客觀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虛同為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見其形」。在社會政治領域,黃老之術強調「道生法」,主張「是非有,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認為君主應「無為而治」,「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公正無私」,「恭儉樸素」,「貴柔守雌」,通過「無為」而達到「有為」。所謂"無為"就是要求相關主體盡量不要干涉人們的生活,不要一味追求所謂的豐功偉業和政治霸權。上述主張在漢朝初期曾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結果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到東漢時,黃老之術與新產生的讖緯之說相結合,就逐漸演變為自然長生之道,對道教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5、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請問歷史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6、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歷史上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A、開元盛世B、光武中
7、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請問中國歷史上哪個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A.文景之治B.貞觀
8、下列主張中,屬于道家思想的有。()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小國寡民C.無為而治D.兼愛、
9、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提出無為而治的思想,主張順應自然,宣揚尊重生命、倡導個性自由。A.道家B.
10、()思想在政治上消極,反對社會進步,主張“無為而治”。A.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