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凈空法師解釋過,以前吃肉,后來放生,不再吃肉了,放生的功德并沒有把之前吃肉的罪行消滅掉。吃肉還是有惡報,放生也是有善報。
2、但是,要先看哪個果報的因緣成熟了,就先報哪個。如果放生放的很多很多,達(dá)到了一定的數(shù)量,會先受善的果報,只要不再吃肉、殺生,吃肉殺生的惡報就不會降臨。

3、如果吃肉殺生的惡報先成熟,要受這些惡報到全部受完,才能享受放生的善報。但受到惡報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痛苦的,沒法想象。
4、也沒有說一開始學(xué)佛就要什么素食,吃三凈肉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弄一條活魚來殺掉專門供我們吃,這個是犯殺生的,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就放生了。所以不是說不能吃肉,是說不能殺生,三凈肉可以吃的。
5、你現(xiàn)在放生所做的事,是會得福報的,但是是有漏福報,就好比竹簍打水,總歸是只得水濕籃子,但是卻打不到水。更有甚者,會的罪報,因為如果皈依了的話,那還去殺生,是明知故犯,是罪上加罪,盡量不要這樣做,但是現(xiàn)在在社會上,做到完全不吃,很難,慢慢來。
6、那要看你放生的神馬魚···要吃神馬魚·········若果你放生一條沙丁魚···卻要吃一條鯨魚···那還是免了吧
7、答:放生一事,原為感發(fā)同人戒殺護生之心,實行自己惻隱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心行各異,縱不能全皆感動,即感動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殺若干生命,況不止一人乎。
8、至謂小魚被大魚所食,即放之長江,亦難免不遭網(wǎng)罟。此種計慮,似乎有理,實則為阻人善念,助人殺業(yè)。其人幸得為人,或不至身受殺戮,故作此無理之理,以顯己之智,能折伏放生者。
9、父母之于子,常常撫育,而慈母不能撫身后之子。彼將謂,既不能撫育,不如殺之之為愈乎。君子修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彼必期于萬無一失,方肯行放生,則令世人盡壽皆不行戒殺放生之事矣。其人將來必膺萬無一人能救己于死也,哀哉,痛哉。不禁絡(luò)索言之。
10、這是非常對的,對自己而言,這是最好的放生,但是我們更多人呢?吃了那么多年,是不是要放生積一些功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