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來說,失溫是指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從而造成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并產生一系列寒戰、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癥狀,甚至最終造成死亡的病癥。
2、據@生命時報馬拉松比賽的最適宜溫度大約在10-15℃,但身體對外環境溫度(冷、熱環境)的適應也非常重要,而體溫調節又是其中的一個關鍵。當產熱速率低于散熱速率,體內熱量越來越少、不足以保持體溫,就會出現“失溫”現象。

3、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熱原體,隨時隨地和外界進行熱傳遞作用,其中溫度、濕度和風力影響是導致失溫的最常見因素。
4、即便在夏季,也會有早晚溫差,由于馬拉松運動會造成人體流汗濕度加大,再加上風力加大,也極容易出現熱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溫現象,更不用說遇到了惡劣極端天氣。
5、在眾多失溫遇難案例中,遇難者都是暴露在惡劣的環境中引發失溫。此時,應立即停止戶外活動,將患者轉移至避風處,躲在巖石等遮擋物后方。必要時搭建帳篷進行救援。
6、患者出現失溫癥狀時,可能在風雪中已經徒步很久,內層衣物已經被濡濕;外部雨雪也會打濕衣物。救助者要盡快幫助患者更換衣物,用織物擦干患者身體,保持患者身體干燥,用睡袋或厚衣物將患者全身包裹。
7、避當患者失溫嚴重時,會意識模糊,肌肉也不再顫抖,這也說明患者身體已經失去為身體供熱的能力,此時將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無濟于事,只能針對核心部位進行外部加溫,如使用熱水袋、發熱貼,對患者脖子、腋窩、腹股溝等核心區進行加溫。對四肢進行加溫是錯誤的。
8、注意!不要試圖給失溫嚴重者進行四肢加熱或者喝熱水,大量低溫血液回到循環帶來的低血壓和溫度進一步降低會增加復蘇失敗的風險。
9、注意內衣的選擇。戶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顧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溫風險。要選擇快干排汗的內衣,切忌棉質內衣。棉織品很吸汗,不容易導出從而引起失溫。
10、注意衣物的增減。在高寒地區徒步出發前將保暖衣物放在隨身攜帶的包里,出發時穿著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氣好的外套。每到一個休息點就立馬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著涼和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