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電影的核心,沒有例外,電影《第一爐香》票房的高低也取決于影片故事情節是否精彩,那么第一爐香講的什么故事?第一爐香表達了什么?第一爐香豆瓣評分?帶著這些疑問,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第一爐香講的什么故事

張愛玲《第一爐香》講述的是一個追求學業的窮學生葛薇龍投奔姑媽的故事,雖然是嫡親的血緣關系,但在巨大的利益下,姑媽仍然引導葛薇龍步入自己的后塵,因為在她看來,回到貧窮的上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倒不如在香港,雖然身份不光鮮,但又有哪句風言碎語會對自己的奢靡生活造成影響呢?不但不會,反而會有更多有需求的人(金主爸爸)慕名而來,所以她略施小計,用喬琪·喬留住葛薇龍,同時,還可以為自己多爭取一個棋子。
這個小說的背景是張愛玲在香港大學就讀的經歷,這時候的她眼里已經不止有男男女女的情情愛愛,對于社會階層之間也能揣摩一二。她除了描寫葛薇龍的卑微愛情以外,更重要的是吐槽那個時代為了步入上流社會而犧牲自己的身體、自由和靈魂的女性。電影后半段結婚以后的內容實在是感情色彩太濃重了,重到要不是小編看過書還以為這是描寫卑微的女人深愛著一個渣男愿意為他付出所有的悲壯愛情故事,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還是挺不錯的!
第一爐香表達了什么
《第一爐香》試圖在文學上證明一點,女性的貪婪源于視覺。在小說的一開頭,張愛玲寫了兩大段景物描寫。看起來和雨果的《悲慘世界》一樣,用了古典作家的手法。但仔細讀完,你會發現這是葛薇龍的主觀視角,這是她第一次來姑媽家,第一次來香港富人區,眼睛里看到的一切,對于她而言,一路從自己香港破敗凋落的家趕到姑媽的寓所,眼前的一切和過往的生活發生了嚴重的沖擊。兩下對比,她在自己所目睹的景致之上,激發起了熊熊燃燒的貪婪之心,她要留在香港,不單純是為了完成學業,而且要擁有這樣的生活,這是香港最吸引她的地方。
在《第一爐香》的最后,每個人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哪怕得到之后倍感絕望,但日子就那么過著。在支付完代價之后,心愿達成,只是未必有當初未曾得到時的歡樂期待。在小編看來,《第一爐香》想要的表達的東西就是人世間赤裸裸的真理,如果你想得到點什么美好,就一定要付出代價。有時候,你得拿出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然而,即便你最終得到了,會發現一切也毫無意義。
第一爐香豆瓣評分
其實很多網友都覺得這次拍攝《第一爐香》并不是很好,所有才會打出5.9的低分,要知道在豆瓣社區,只要低于6分的都屬于爛片了。但是其實小編覺得,是因為大家都太喜歡書中的張愛玲了,為什么這么久以來只有一個張愛玲,是因為張愛玲無法復制。很多人都覺得是彭于晏和馬思純的演技有問題,其實是張愛玲的形象在觀眾的腦海里定型了,很難有人去打破觀眾的認知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