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本來是一位很受人尊敬的老藝術家,他塑造的孫悟空可以說是一代經典,每個人對他都有童年濾鏡,但是后來卻是自己“實力作死”,被全網轟炸,噴得很慘。那么六小齡童為什么招人噴?六小齡童為什么叫六小齡童?六小齡童為什么沒上猴年春晚?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六小齡童為什么招人噴?

1、六小齡童招噴和他的言行有關。在演了孫悟空后,幾十年來,大多觀眾心中的孫悟空即六小齡童。而六小齡童也本能地把自己當作孫悟空,認為自己演的孫悟空才是正宗,同時對其他人演的孫悟空有著看低的態度。在早些年,六小齡童反對翻拍《西游記》,比如曾指出周星馳等多版本《大話西游》就違背了孫悟空這一人物的本身特點。話雖如此,而他卻代言一些惡搞西游的網絡游戲廣告。同時,在吳承恩故居里,也擺放著其照片、雕像等,此等事也備受詬病。
2、六小齡童招噴也是因為他表里不一。六小齡童老師在很多場合抹黑過大話西游,對孫悟空談戀愛,對那些戲謔的臺詞不滿,并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六小齡童老師覺得自己演的孫猴子是最正宗的,在各地的演講中都間接提到周星馳的大話西游之類的惡搞西游記,是劣質的,甚至覺得是在侮辱民族文化。他口口聲聲說要尊重西游文化,不能隨便翻拍,對周星馳的作品不屑一顧,說孫悟空不能和白骨精談戀愛,可是他卻代言了西游記的網絡游戲,而這款游戲悟空還可以和白骨精結婚,可以說是很打臉。
六小齡童為什么叫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家被尊稱為猴王世家,真正演猴戲是從他曾祖父開始的,隨后是祖父、父親、哥哥和他。他父親從六歲開始學猴戲,為此取藝名為六齡童,到了他二哥章金星演猴戲時,父親就稱二哥為“小六齡童”。不幸的是,1966年哥哥章金星患白血病夭折了。待到1982年,章金萊先生拍《西游記》時,父親苦思冥想,決定將“小六”顛倒一下,于是就有了“六小齡童”這個名字。
六小齡童為什么沒上猴年春晚?
六小齡童沒有上春晚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接到來自節目組的邀請。猴年春晚,居然六小齡童被踢出了春晚。雖然春晚節目組有自己的考慮,但是作為國人集體的西游記憶,經典的猴子形象,六小齡童老師沒上猴年的春晚,那就是春晚的不完整,這對于國人的精神又是一種集體的傷害。沒有邀請六小齡童,于是整個央視就成為了''千夫所指'',六小齡童的所有粉絲都在央視的各大社交平臺留言,各種謾罵,仿佛不請六小齡童是多大的罪過一樣,無奈之下,央視只得關閉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