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門立雪是一個成語,源自元代的《宋史·楊時傳》,成語中的主人公是個尊師重道的人,那么程門立雪的主人公是誰?程門立雪說明什么道理?程門立雪的出處在哪里?帶著這些疑問,跟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程門立雪的主人公是誰

程門立雪的主人公是楊時和游酢。北宋時期,楊時與游酢因為一個問題倆人產生了分歧,所以決定去請教程頤家,外面下著大雪,倆人匆匆的趕到了程頤家中,卻發現其正在打盹,其實程頤是裝的,只是想看看這倆學生能否堅持,等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范例。
程門立雪說明什么道理
程門立雪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師,誠懇求學。程門立雪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古人尚且這樣尊敬老師,而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尊敬老師,虛心求教,努力學習,將來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另外求學一定要學會堅持,千萬不可以半途而廢。為人要學會尊重別人,只有尊重別人才會讓別人尊重自己并且重視自己。遇到困難要知難而上,信念必須堅定。
程門立雪的出處
《程門立雪》出自《宋史·楊時傳》,作者是元代丞相脫脫和阿魯圖等人。元末至正三年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宋史》。原文如下: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人。幼穎異,能屬文,稍長,潛心經史。熙寧九年,中進士第。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于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時調官不赴,以師禮見顥于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顥死,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