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可以說是目前考古界的一大謎團了,雖然已經探明其規模巨大,但是卻始終不敢進行深度挖掘,民間對此也有很多傳聞,很多版本都還與鬼神有關。那么秦始皇陵墓為什么不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秦始皇陵墓為什么沒被盜?秦始皇陵墓為什么有那么多水銀?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秦始皇陵墓為什么不挖的真正原因?

1、因為秦始皇陵墓的地宮太深,其距離地面深度超過了百米,如果強行挖掘,容易引起坍塌;其次挖掘的成本高,時間長,秦始皇帝陵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僅發現的陪葬坑就有180多個,地宮面積約2.5萬平方米,挖掘時間可能超過40年;最后出于對文物的保護,不宜大肆挖掘,如果不小心,可能造成文物的破壞。
2、因為地上文物無法保護,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秦始皇陵的規模之大遠超我們對于一般古代墓葬的認知。如果要挖掘秦始皇陵就必須先移走地面上的文物,如果一問挖掘那么地面上的文物景觀就會消失。即使要挖掘,也面臨著一個難以克服的難關——保護棚的搭建。如遇刮風下雨的,為了使古墓不被破壞,搭建一個保護棚顯然是必不可少的。
秦始皇陵墓為什么沒被盜?
因為秦陵地宮外圍有一圈很厚的細夯土墻,即所謂的宮墻。宮墻東西長約168米,南北141米,南墻寬16米,北墻寬22米。當時在修建宮墻時,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墻,若箭能插進墻體,修好的宮墻必須推倒重建。除了這層非常厚實的宮墻外,地宮中還有一層以銅澆筑的墻作為保護,既可以防止盜墓賊進入地宮,同時也有效的防止了地下水滲入。“銅墻鐵壁”這個成語用在秦始皇陵地宮中,那真是再合適不過。
秦始皇陵墓為什么有那么多水銀?
因為秦始皇在修建陵墓的時候不想要之后的盜墓賊進入到里面,這一些盜賊一旦進入到里面之后,就會將里面的很多的金銀珠寶都給偷盜走。而水銀就是保護好陵墓的主要的辦法,一旦人們不小心進入到皇陵當中,這一些水銀就會發揮他們的作用,將進入到里面的人給毒死了,這樣即使再有本事的人進到里面去盜墓,也很難將墓中的金銀珠寶給帶走。而在當時的那個年代,水銀已經有了系統的打造方式,可以集中的打造大量的水銀。